SDGs Stories

本校其他與NGO夥伴合作所落實的學生服務計畫之事實 2022

坦尚尼亞醫療醫療服務志工團




  1. 緣起
  2. 輔仁大學醫學院坦尚尼亞醫療服務志工團簡稱輔坦團 於 2011 年在天主教聖神會龍若望神父與台飛國際交流協會的共同指導下成立。
    團隊從最初「改善坦尚尼亞偏遠部落懷孕婦女與幼兒的健康」的團隊宗旨,拓展至現今「提升當地居民的整體健康與疾病預防」,前往東非坦尚尼亞進行醫療志工服務。今年團隊成員為輔仁大學醫學院的師生,希望能夠藉由海外志工的經驗,提升學生的醫療實作經驗,培養對服務人群的熱誠,成為重視全人醫療的健康照護專業人員。

  3. 團隊目標
  4. 輔坦團在坦尚尼亞當地服務即將滿十年,
    團隊的宗旨從最初的「改善馬賽部落的婦幼衛生」,拓展成為「提升當地居民的整體健康與疾病預防」,也開始進行公共衛生相關的服務。服務對象也不單單只有馬賽部落,團隊在 2019 年時更是將服務帶往位於東岸的 Bagamoyo 地區,持續地探索輔坦團能夠在當地服務的各種可能性。輔坦團將每一年累積下來的成果、學長姊們的所見所聞、經驗以及建議,將各項計畫進行修正以及延續。今年依據服務地 區的不同,設計出不同的教案,讓整個衛生教育更能夠因地制宜,和當地的生活更加地貼近。另外,在健康檢查的部分,今年會著重在教師培育,讓學校能夠例行
    性地替全校進行健康檢查。
    輔坦團今年最大的目標即是在 E ngaruka 以及 N anja 地區建立安全衛生飲用水系統,讓當地的居民能夠有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可以使用,並進而提升整體居民的健康。

    1. 安全衛生的飲用水
    2. 擁有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在公共衛生當中是相當重要的。過去我們發現 Engaruka 地區的水質不穩定,時而出現泥沙; Nanja 地區除了在乾季時 沒有足夠的水能夠使用之外,附近池塘的水也是相當地混濁,甚至是與牲畜共用,當地居民腹瀉的情況也相當地多。在這些原因之下,我們希望引入安全衛生飲用水的觀念以及就地取材自製濾水設備,能夠讓當地有乾淨的水能夠使用,並進而提升整體居民的健康。

    3. 布衛生棉計畫
    4.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透過提供營養午餐或是搭建廁所能夠提升女童的小學入學率,但升學就讀中學的比率卻驟降,原因是當地少女不易取得衛生棉,多數女性仰賴吸水毛巾作為生理用品,經常導致經血外漏,弄髒了制服,因此不願意上學。此計畫希望能夠教導 E ngaruka 當地女學童製作布衛生棉,改善生 理用品不足的問題,也透過此計畫教導他們生理期的相關知識。

    5. 社區評估
    6. 2019年時輔坦團以社區評估架構重新將過去蒐集到 Engaruka 的第一手資料重新整理,也統整了歷年問卷及衛教內容。今年將延續這項計畫,更新當地狀況,使其更加完整。這不僅讓我們能更了解Engaruka 的功能型態,還能理清其中的優勢與劣勢,並針對當地提出問題。

    7. 助產士與中學生衛教
    8. 依據團隊過去的服務經驗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依照不同地區的衛生條件以及疾病的盛行狀況發展不同的教案, 主題包括肺部疾病的預防及處理、兩性教育、營養與慢性病、家庭計畫等,提升當地對於健康的意識,並透過分享台灣文化來促進兩地的交流。同時也會針對部落的助產士進行關於安全生產的衛教,使當地的懷孕婦女在交通不便、無法即時到達診所的情況下也能有安全的生產環境。

    9. 巡迴健康檢查
    10. 疾病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便能大幅降低疾病所帶來的傷害。輔坦團的健檢始於 2014 年,坦尚尼亞地廣人稀,醫療可近性低、病識感薄弱,去就醫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期。而當地人除非生病或是新生兒要檢查或打疫苗,否則很少做過健檢,也沒有定期做健檢的觀念。因此, 我們希望透過簡易健檢及發放衛教宣單,提高當地居民的自覺罹患性與自覺危險性,並期望他們養成定期管控自我健康的長期習慣。

    11. 診所設備升級與醫療耗材捐助
    12. Engaruka 唯一一間診所的設備簡陋,藥物資源也相當缺乏,為因應治療居民疾病所需的藥品不足,缺乏較進階的檢查器材,我們今年將與往年一樣,向台灣各界募集當地需求的醫療耗材供當地使用。

  5. 預期效益
  6. 提升當地整體健康→借鏡馬賽展望世界→服務學習自我成長「提升當地整體健康」,期待透過建立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待產室內部設備的募集並運作得宜、診所設備升級、一般民眾及高中生衛生教與與健康檢查,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並提升整體的健康,期許當地能夠受到平等的醫療照護,以及有更好的公共衛生環境。「借鏡馬賽,展望世界」,我們期許這次出團的勘查後,能夠使Engaruka 的社區評估更加完善,發現當地的問題,並提供輔坦團未來的服務方向,使服務能夠更貼近當地所需。此外,藉由了解馬賽部落在醫療上的困境,用以理解 更多其他偏遠地區可能遭受的類似困難,期許能夠將這份經驗拓展,對台灣的偏遠地區、世界各地的其他貧困地區都能夠有所貢獻。「服務學習,自我成長」,我們期許能夠將人本關懷之服務精神,融入於我們在醫學院各系所學的專業之中。同時「學習」與「服務」並重,並且「反思」,培養健全的價值觀以接受不同文化、個體的差異;完善的社會關懷以及公民意識,使我們能夠更加關注這個社會的需要,並且相信自己能夠為這個社會帶來改變。我們相信,團員在坦尚尼亞遇到的每一道生命的光輝、每一副坦尚尼亞人民的笑容,都能夠喚醒並堅韌一直存在每位醫學院 學生心中愛與奉獻的精神,呼應本校醫學院「培育尊重生命、服務熱忱、宏觀視野、主動學習、之能俱全的優質健康照護專業人員」之目標宗旨。

聖言志工非洲迦納




  1. 計畫緣起
  2. 2017年本校聶達安神父受邀參訪非洲布吉納法索(以下簡稱布國 Dedougou 教區,回台後在校內舉行多次的經驗分享,聖言會代表劉錦萍修女關懷布國人民平均壽命不到 53 歲、多數孩童營養不良、人民識字率不到 30% 等現況,開始構思由聖言海外志工團到西非布國進行服務學習與文化交流。同時,Dedougou 教區神長也向 本校 提出請求,希望 本校能在電腦教學、醫療知識和設備方面提供協助。劉錦萍修女便決定起身行動,與曾在非洲服務九年、會講法文的聖言會羅志偉神父,於 2018 年元月一同前往布國進行探勘。回台後便著手集結聖 言會單位、理工、外語、民生、織品學院,結合各院專業而豐富的資源,成立「輔仁 大學聖言 海外 志工隊」。本志工隊目的在於幫助非洲布吉納法索當地居民,實施電腦教學、進行文化體驗交流及訪視認養家庭。本校每年暑假都有眾多志工團隊到不同國家進行海外服務學習,但到西非布吉納法索進行服務體驗及文化交流,則是第一支志工服務隊。第一屆志工隊於 2018 年 7 月 9 日至 19 日 利用暑假期間,已遠赴非洲利用這 十天的時間 遠赴非洲 透過電腦教學及文化交流等方式,讓志工 實際參與、應用所學、關懷、服務當地居民 。
    第二屆志工隊原預定於2019 年 6 月 25 日至 7 月 17 日延續服務計畫,再次前往布國進行海外服務,但由於 5 月份起,布國發生了一連串的恐怖攻擊事件,且攻擊行動未曾停歇,為考量志工隊的人身安全團隊經過多次討論後,決定今年轉往非洲 迦納 共和國北部 Tamale 地區的 KumbunguSenior High School 進行海外服務 ,將營養衛生知識、電腦技能、裁縫基礎技能、文化交流等各方面,透過志工隊的成員,把愛心化為具體行動,關懷協助非洲地區的居民。

  3. 過去服務
  4. 簡介:
    第一屆(2018.7.9~2018.7.19) 聖言 海外 志工在布國 Dedougou 教區的服務學習時間僅僅十天,但卻從當地人的熱情、單純、好學、用心等,獲得許多的啟發和學習。這十天,聖言志工主要負責教授初級電腦和中文。因場地限制,再加上百台電腦尚未送達,志工們只能使用當地天主教 國 中原有的 20 多台電腦,以及前往布國時,志工們背在身上的十台電腦,進行電腦教學。而課程報名人數超過百人,但因以上因素,只接受了 80 位學員,分兩批上課。一批上電腦,一批上中文,兩小時之後互換。關於中文課,當地因經商需求及過去與台灣的友邦關係,對於中文字並不陌生,學員們的反應也都非常熱烈。課餘之 暇,志工隊與學員們打成一片。 就讀法文系大三同時也是志工隊一員的陳姿蓉表示,「看著他們在踢足球時,赤著腳在紅土上奔跑、踢進球時開心的前空翻動作,會感受到他們真的就像是與大自然 融為一體的」。而身為輔大熱舞社一員的她,當然也不會放過切磋交流的機會,當音樂一下,身體隨著律動搖擺,不同的肢體表達但同樣充滿喜悅。陳姿蓉也體驗了當地特殊的編髮文化,雖然之後因感到頭皮發麻而卸下,但仍留下了珍貴的回憶。

  5. 執行歷程
    1. 2017 年 7 月本校使命副校長聶達安神父於前往布吉納法索拜訪當地天主教會,瞭解當地迫切需要家庭經濟 補助及電腦教學。

    2. 自 2017 年起,聖言會單位所屬聖言志工服務隊在輔大校內推動認養布國貧童計畫,每年捐款新台幣 2500 元即可 支付當地一 位學童 一整年的學費、營養午餐及製作學校制服所需費用 。

    3. 自 2018 年 7 月,聖言會單位代表劉錦萍修女與聖言會羅志偉神父 開始率 領聖言志工海外服務學習隊至當地進行電腦、中文教學與文化服務,深入了解當地民情與需求。師生全體對當地產生濃厚的跨文化情誼,回國後積極探查改善當地貧困之有效途徑。

    4. 2019 年 1 月底劉修女 羅神父及輔大營養系董家堯老師再度赴布國 探勘 ,針對學童與學齡前孩童 進行 基礎健康測量評估,與當地民眾面對面溝通交流,親自了解 當 地需求與期待。

    5. 2019 年春,布國代度古教區主教聯繫聖言會單位,誠摯邀請聖言志工學生再度前去 進行服務學習 。信中表達當地青年與家庭,迫切需要跨文化交流,學習科技知識、改善衛生品質、提升經濟能力。

    6. 探勘之後的籌備期間,已經陸續運送 台灣善心人士 捐贈的太陽能板電力設備與馬達。 志工同學開始努力加強自己的法文表達能力,同時也分成電腦教學組、營養與健康資訊組、裁縫製作組、及太陽能板組裝組,進行教案設計。希望能 把愛心化為具體行動,關懷布 吉納法索 需要協助的朋友 。

    7. 2019 年 5 月,因 布國境內 持續發生 恐攻,有 神職人員與信徒 被殺害, 外籍人士遭綁架 等等。 本計畫 不得不做 緊急變更 將服務 地 點由布國的代度古Dedougou 移轉至治安 相對來講算是為 較穩定的迦納 在 布國南方 。

    8. 迦納當地有 劉錦萍修女和羅志偉神父所屬的 聖神會與聖言會 的天主教會修會團體,聖言會神父們在迦納北部的 Tamale 設立了一個 跨文化交流學習中心 Tamale Institute for Cross Cultural Study) ,負責人 聖言會 的 Fr.Phanuel Myers Agudu 非常歡迎本隊師生 前往 進行文化交流。

    9. 服務學習內容大致維持不變架設及修復太陽能板,電腦教學、營養衛教,裁縫教學 、家庭訪視、文化交流。


  6. 團隊目標
  7. 本屆出訪志工團隊由本校外語學院法文系三年級5 位同學、理工學院物理系三年級 光電物理組 )2 位同學、輔大電機系畢業同時身兼太陽能實務指導的
    黃信偉學長、營養科學系董家堯老師、織品服裝系吳伯玲老師、聖言會劉錦萍修女、羅志偉神父等 12 人共同組成。因志工們各有擅長的專業背景且參與為期 5 個月的聖言志工訓練課程,可設計的服務項目有:
    1. 架設 與維修 太陽能板,改善電力

    2. 營養衛教

    3. 電腦教學

    4. 手縫教學

    5. 認養 與陪伴 貧童

    6. 文化交流與體驗


  8. 服務項目之成效表現
    1. 架設與維修太陽能板,改善電力 除維修當地 已故障損壞的太陽能板與電燈外,本次也協助 將募款籌措的 168 塊 太 陽能板、 600 顆 L ED 燈 泡 、2 組 水壓馬達運至當地裝設,希望能帶給當地居民,更方便的生活環境。

    2. 課程教學 課程主要分成三大類,有 電腦 教學 、營養課以及手縫實務課程。

      1. 電腦課程 我們將華碩文教基金會 和輔 仁 大 學 捐助 的 22 台筆記型電腦 、2 台投影機 捐贈給本次服務的機構 Kumbungu Senior High School並教 習 WORD 、 PPT 的基本操作和繪製小畫家 3D 等基本技能 ,參與學習的 當地 學生約有 50 位 。

      2. 營養課 程 由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董老師進行理論教學, 此外, 志工們也 帶領 25 位 當地 學生一起 學習揉麵糰、包水餃,並將 50 盒 共 7500 錠的維他命 C 贈與當地居民 。

      3. 手縫教學 共有 2 5 位學生參與學習, 男同學 學習縫紉廚房圍裙,女 同學則 學習縫紉布衛生棉。

      4. 認養與陪伴貧童 本次 協助共計 46 位 當地小朋友接受認養 。並與當地 ST.Charles Elementary/Junior School 中小學 生 進行遊戲、踢足球、畫畫等,動、靜態活動。

      5. 文化交流 與體驗: 為更了解當地實際生活,我們到 Gumo Village 進行了三次家訪,也在特別舉辦與高中生進行了文化交流, 互相牽起了彼此之間的橋樑 。


  9. 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內容
  10. 本次服務密切符合下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並經審慎評估後,以其有充分實質效益。
    1. 認養貧童 目標一: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2. 太陽能板架設,改善當地電力 目標七: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的、永續的,及現代的能源。

    3. 衛生教育、營養教育 目標三: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4. 土質改良、植物栽種 目標二: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

    5. 電腦教學 目標四: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越南織福志工隊




  1. 計畫緣起
  2. 織品服裝產業在新興國家的⺠生工業中是最基礎且最重要的⼀環,也是新興國家由農業社會跨入工業社會的必經過程,而東南亞國家在經濟發展之初,必有廣大人口進入⺠生輕工業。特別是越南,挾帶年輕人口占多數的優勢中,展現其旺盛的戰鬥力,在東南亞國家中她是經濟發展快速起⾶的國家之⼀。台灣廠商在這波海外投資熱中,自不能不把握此機會。在台越的雙邊貿易關係中,越南是台灣紡織服裝外移主要的生產基地之⼀,2018年台灣仍維持是越南的第五大貿易夥伴,台商在越南的投資占東協投資的 35.5%,越南台商甚⾄是當地最大外商雇主,共雇用50萬以上當地勞工。越南,堪稱是台商在東協的縮影。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因應國內紡織成衣產業在越南⻑期製造基地的布局及先前TPP的效應,2007年開始於越南安排學生在台商的生產基地展開暑期專業實習,十二年來成效甚佳,與越南紡織成衣產業的台商合作更為密切,並提供相關業者在設計與行銷專業人才的需求。2016年底,系上尤政平老師與台商在企業社會責任的議題上進行討論,並於2017年初專程前往了解,發現胡志明市北邊平陽省有許多孤兒院,其中之⼀有⼀位⽇本年⻑志工已在編織教學志工服務後回⽇本,產出的產品在院內擺設供外界購買,但成效不佳。此觀察引發織品服裝系組織架構中因下分織品設計組、服飾設計組及服飾行銷三組正是產業中下游的供應鏈組合,可以從商品設計與規劃、產品生產⾄行銷的供應鏈串起,因此興起組成第⼀⽀海外志工隊的想法,並且邀請織品設計專⻑的蔡禮如老師加入團隊指導設計與技術,企盼志工隊員在專業學習與培養個人人格特質與核心能力之際,對國際社會能付出微薄之力,織品服裝學系的師生們亦希望持續且⻑期性投入此志工服務。初期每年以兩個梯次出隊為原則,並藉由梭織編織教學以培養個人處事能力、團隊合作及美學認知,建立院童信心、設計開發及製造有價值的作品乃⾄獲得利益,幫助孤兒院在教育上獲得足夠的資源,最後以建立社會企業為目標。

  3. 越南平陽省真富華孤兒院
  4. 真富華孤兒院位於胡志明市北邊約 60 公⾥的距離,坐落在⼀個人煙稀少極其偏遠的橡膠園林區,距胡志明市車程約兩小時左右,屬於越南平陽省濱佶縣,離台商聚集的美福工業區約十幾公⾥,其相關地理位置請參照圖 1、圖 2及圖 3。孤兒院隸屬真富華社會保護中心(Chanh Phu Hoa Social protection centers, Chánh Phú Hoà Trung tâm bảo trợ xã hội)是政府社會福利管理的機構,保護中心內現有800多位由政府安置需要生活協助的住⺠,其中的孤兒院收容了約 50 名 18 歲以下的孤兒或⽗⺟無力撫養的未成年院童。院內學齡前的小朋友留在院內,有專職老師給予學齡前的幼兒教育,學齡中的小朋友就到鄰近的中小學接受義務教育,部分較年⻑的高中生亦在稍遠的高中就學,惟經費來源相對困難,目前每學期仍須對外籌募學費。2017年初第⼀次拜訪時發現院內 12 歲以上院童有 15 位以上,是屬較多的孤兒院,因很多的孤兒大多在年紀很小時就被善心的人如歐美人⼠領養,很少留在院內⻑大成人。考量編織教學的志工服務對象,仍需有⼀定程度的理解及學習的基本能力,經詢問院⽅及孩童的意願,大家均感興趣。因此,決定以此機構做為志工服務基地,準備購置機器設備⻑期置放園區,藉由學習、創作、織造到之後作品的行銷規劃串連形成此⻑期的服務計畫。此乃織福志工服務隊產生的由來。

  5. 先前梯次(第⼀梯次⾄第四梯次)
  6. 輔大越南織福志工服務隊係透過以織品服裝系專業學習的志工,藉由服飾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製造的教學及行銷志工行銷通路的建立,對越南偏鄉資源缺乏的真富華孤兒院,⻑期且持續性付出時間與心力,教導院童學習編織技藝,以及培養生活態度、做事及團隊合作能力,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及美學創意的素養。此志工隊是織品服裝系第⼀個完全由系上學生基於任務需要而組成,於2017年5月在輔仁大學登錄成立,旋即於7月23⽇首梯出隊。
    1. 第⼀梯次(2017. 7. 23 ~ 2017. 7. 30),總計8天。學生隊員6名、老師2名參與。6名學生中有4名織品設計組大二同學,是預備成為第二梯次的種⼦隊員。所需設備紐⻄蘭木製手織梭織機五台及兩台整經架,由越南台商募資捐獻購置。第⼀梯次已完成15名12⾄18歲院內較大的小朋友基礎的設計創作練習、美學認識及編織技藝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操作,包含基本組織、整經、穿綜、打緯的學習,院內小朋友的學習意願極高,而且學習速度極快,對新的創意想法急欲實驗。第⼀梯次以設備建置、介紹與基礎梭織知識的教學為主。

    2. 第二梯次服務正值寒假,志工服務起迄時間為2018年1月20⾄2018年2月3⽇,共計15⽇。學生隊員12名、老師3名參與。教學則以變異組織的認識,及以環保材料的自行設計製造紗線與應用為主,並加入產品製作的教學。本次另需添購3台手工紡紗機、5⽀鋼筘、及240公斤左右的紙紗線承蒙巨竹企業及樺龍實業的實物、經費贊助與運輸協助。本梯次在19位報名者中完成8名新志工的招募,招募的⽅式以服務熱誠、相關志工經驗、專⻑及人格特質為基本考量,全隊隊員12名,依任務分工各司其職;志工隊員中有八位是織品設計組同學,分別擔任行政管理(含隊⻑、副隊⻑及教學組⻑)、教學活動及活動企畫等工作。另有四位行銷組同學,除須學習梭織基礎的專業訓練以外,亦擔當產品企劃與行銷的規劃,初步行銷地區先以台灣為主,再考慮到海外地區銷售。老師則有3位,分別負責梭織、產品規劃教學及行銷和行政工作的輔導。整團隊並預留近兩天時間瞭解越南胡志明市文青與文創商品市場的發展現況,以做為未來發展的參考。

    3. 第三梯次服務時間為2018年6月30⾄2018年7月14⽇,為期15天。學生隊員12名、老師2名參與。成員中有8位織品設計組學生,主要負責教學、教學企劃、行政規劃等工作,其餘4位行銷組學生則負責攝影、美宣、與公關宣傳、行銷企劃等。有鑑於上⼀梯參與的團員對教學課程的細節仍不夠熟悉,因此在本梯次行前除專業課程培訓外,基礎課程結束後另加入更多練習,並依照團員擅⻑的工作分配到越南後可以負責的教學工作。舊成員7人,另加入5位新團員作為未來種⼦團員培育與傳承。兩位老師則分別負責梭織教學與討論、行政與規劃顧問。

    4. 第四梯次服務⽇期自2019年1月15⽇⾄2019年1月29⽇,為期15⽇。學生隊員8名、老師2名參與。考量若招募新成員,重新進行梭織相關專業訓練時間較趕,而培訓成效無法在短期間成為能輔助院童的監督或教學者,且因本團隊預期在第五梯次時,於胡志明舉辦創意成果展,需熟稔團隊運作及有服務經驗成員⼀同討論,所以本梯次未進行新成員招募,扣除需籌備畢業成果展的大四成員,本梯次青年出隊人數共為八位,均有前往服務1~3次的經驗。團隊分工則依個人所⻑,3位織品設計組學生,負責教學、教學企劃、行政規劃等工作,其餘5位行銷組學生則負責攝影、美宣、與公關宣傳、行銷企劃等。由於前三梯次已完成相關動作基本操作教學,本梯次配合第五梯次預期舉辦的成果展,朝展覽的⽅向規劃課程。將教導布塊的後整理加工,包括流蘇的變化、布塊整燙⽅式等,提高作品的完整性。

    5. 本梯次 (第五梯次)
      本梯次服務時間為2019年6月30⽇⾄2019年7月14⽇。為期15天。學生隊員13名、老師2名參與。本梯次於19位報名人選中錄取5位新成員加上8位上⼀梯次續留傳承的成員,總計15名。確立人數後,對於新團員安排完整專業訓練課程,舊團員則透過檢討第四梯次尚未完整的事項進行事前籌備,並嘗試各種院童於接續時間可能發生的問題,規劃佈展前的課程內容。新成員的專業訓練課程結束後,依照展出的三個組別(A)Weaving, (B)Yarn Braiding, (C)Spinning Balls進行分組,並共同規劃佈展前置時間之課程。由於前⼀梯次已完成訂定院童作品數量、作品品質要求以及布塊後處理的基本展覽前置工作,本梯次會著重於展覽本身,包括最後作品修正、資料卡填寫與佈展的可能性。展覽期間除仍有更多元的靈感啟發的課程規劃外,也教導院童撤展及作品收納⽅式。

  7. 2020課程內容
  8. 本次課程以「籌備及舉辦展覽」為主軸,內容從瑕疵修復、展場規劃、實際布展到紀錄作品等,按時程與院童之狀況,安排⼀系列的相關課程,並經由每⽇的檢討會修改課程進度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