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 Stories

輔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行動 11.2.6 2023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atholic Universities (FIUC)

緣起:

本校在推動文化遺產保存與維護工作上,除協助政府建立與保存傳統工藝相關文物和傳統遺產外,更落實在工藝技術的保存與傳承,透過各項教育活動,讓傳統技藝得以永續傳承,進而培育相關人才。並結合現代科技應用,結合地景、建築、及田野實地訪查的結合,更全面的將文化遺產現況及變遷進行完整紀錄。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台灣原住民織品服飾文物典藏與保存分析鑑定基礎標準建置研究
    • 簡述:本計畫「台灣原住民織品服飾文物典藏與保存分析鑑定基礎標準建置研究」是為期三年的研究計畫,透過文獻整理與田野調查,再利用輔仁大學中華服飾文化中心典藏實物鑑定資料分析,最後以綜合分析方法建立交叉分析比對的基礎,藉此逐步建立臺灣原住民織品服飾類文物分析鑑定的資料庫與標準流程。

      計畫進行到第三年,總共提取100件,採樣390個樣本,纖維種類共9類。其中以棉28%、羊毛38%、苧麻20%為大宗。少數為亞麻、縲縈、混紡、人纖,待檢測則尚有10%。

      本年度除了持續分析中華服飾文化中心典藏品,田野調查也將訪問排灣族與魯凱族技藝者,與他們討論該族織品特色──珠繡等的纖維和材料的運用,補足不同族別各式服飾的製作技法,以初步調查與歸納計畫研究之族別的使用習慣。

      透過本計畫,希望逐步建立台灣原住民織品的特性,以利未來原住民織品服飾文物保存、分析、檢測、鑑定的方法與工作流程;也希望未來能建立標準,作為後續典藏、保存、修復的工作守則。最終希望梳理臺灣原住民在南島文化與遷徙歷史中獨特的貢獻。
    • 合作單位:
    • 博物館學研究所、中華服飾文化中心
    • 執行時間:
    • 109年至111年
    • 相關資料請參考:
    • 計畫連結


    「族服風采.原韻留存」16族傳統服飾娃娃製作工作坊
    • 簡述:台灣原住民族族群文化特色濃厚,尤以傳統服飾為最,目前台灣經認定的原住民族共計有十六族,包含有阿美、泰雅、布農、排灣、魯凱、卑南、賽夏、鄒、邵、雅美(達悟)、噶瑪蘭、太魯閣、賽德克、撒奇萊雅、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等,各族群依其分布的地理環境與人文特色也發展出不同的文化面貌。由於各族群支系差異,衍生多種服飾色彩、圖紋紋路及層次等,然傳統服飾在現行社會應用上頗受限制,隨著時代演進以及消費市場趨勢等影響下,大眾對原住民族傳統服飾文化的認識逐漸模糊,為重新展現其傳統服飾圖紋與織藝之美讓更多民眾認識原住民族傳統文化。

      透過本計畫從文化傳承的角度,成立工作坊類師徒制形式傳承教學原住民族傳統服裝製作及編織技藝 的形式,帶領青年學子、學員製作,從中了解相關原住民族服裝織藝與文化內涵,融合傳統與創新,激盪新火花,並藉由成品展示,彰顯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精神與精湛之工藝技法外,期將原住民族傳統特色行 銷推廣至全台、甚而國際,讓更多人認識、了解相關文化,並促進原住民族文創產業之發展。

    • 合作單位:
    • 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
    • 執行時間:
    • 111年3月至111年5月

    • 其他相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之行動

      1. 相關資料請參考:



    • 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


    • 教育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宗教地景、療育與社會
      • 簡介:2017年起本校宗教系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館合作「宗教地景調查計畫」,展開為期三年(2017-2019年)的調查計畫,藉由實地訪查新北市、台北市之宗教建物,採訪與記錄該信仰的實際狀況、文化資源,及其與地方社會的交流互動和影響,最後將訪查記錄上傳到中央研究院建置的「台灣宗教地景地理資訊系統」。並於2018年起開設「宗教地景調查」課程,藉由與課程結合對訪員進行專業訓練,協助與產業間的合作連結與服務關係。
        目前已經完成的調查,調查所得一萬多筆資料。並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簽訂未來三年(2020~2022年)之調查計畫,將調查延伸至目前尚未進行的區域。

      • 合作單位:
      •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館
      • 執行時間:
      • 2017年至今


    • 宗教地景成果與報導

      1. 相關資料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