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 Stories

輔大與政府及非政府組織建立深入合作關係,致力發展本國永續發展政策 17.2.1 2022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atholic Universities (FIU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atholic Universities (FIU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atholic Universities (FIU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atholic Universities (FIU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atholic Universities (FIU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atholic Universities (FIU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atholic Universities (FIU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atholic Universities (FIUC)

本校與政府合作研議臺灣家庭政策最佳施行方案增進本國兒童教育品質落實SDG4中之兒童教育目標




  • 簡介:
    2021年9月30至10月1日本校舉辦「2021臺灣家庭政策研討會」,與教育部終生教育司、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新北市政府、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等政府機關及民間各教育團體共同研議臺灣家庭教育發展及兒童教育最佳的政策制訂方案。
    本年度家庭政策研討會主題聚焦在探討與研議在本國世代變遷和人口發展趨勢影響下所衍生出的婚姻、親子、世代間、家庭政策、兒童與家庭教育之問題,本國現行之家庭教育政策需要精進與研議新制定的因應政策。

  • 研討會參與單位: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新北市政府、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臺灣家庭生活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社團法人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典華幸福機構me2we、信誼基金會、雞湯來了工作室、台灣幼兒早期教育協會、培愛全人關懷協會、三之三生命教育基金會、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親子天下。

  • 時間: 110年9月30日 (星期四)及110年10月1日 (星期五)共兩日



本校與政府合作研議臺灣因應時代與環境變遷土地使用規劃之政策


緣起:

臺灣近年來逐漸面臨到極端氣候、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產業聚落遷移等所產生的都市、鄉村土地使用規劃變更,造成當地居民生活空間、傳統文化受到衝擊與損害的問題。
本校致力於實踐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建構落實民眾參與、具社會包容與永續發展的城市與鄉村的規劃與管理。
透過安全及公平的土地生產資源、知識、金融服務、市場、附加價值的機制,提高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以確保永續發展的糧食生產系統,強化適應氣候變遷的能力,逐步提高土地質量,維護生態系統,提升農業生產質量。

2021年執行的計畫:

農委會計畫:

鄉村發展研究學術合作計畫-綠能與傳統產業的互動-林邊鄉沿海農村再生2.0永續發展策略之探討


行政院農委會再生基金計畫執行教師: 謝宗恒
計畫摘要:

2009年中颱莫拉克造成林邊溪潰堤,全鄉淹沒,災後魚塭、農地受衝擊,屏東縣政府配合中央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政策,輔導將災後受損土地轉型,供太陽能光電業者承租農地設置地面型太陽能發電設施;近年來,逐漸有青壯人願意返鄉務農,然而,太陽能光電業者卻開始出現與青農爭取租賃農地的亂象,造成與原有地方產業之間的土地競爭關係;因此,本研究透過環境資源彙整、訪談地方權益人歸納出林邊鄉的鄉村意象以及利用地理資訊系統建立林邊鄉景觀單元後,提出各單元的相關環境景觀經營管理建議;期望提供政策決策者瞭解真正生活在當地的民眾所需要求的是甚麼,當地民眾對於林邊的環境看法為何,以此增進未來進行環境規劃或產業政策擬定時的參考依據,以期能更貼近地方實際之需求。


擬解決問題:

臺灣鄉村型態多元,依不同地理環境、地形區位、社群聚落、文化底蘊、產業特性而有多元特色,人與環境互動下遂發展出鄉村支持系統,鄉村與城市連結及生活、就業、資源供需系統。當代社會對於鄉村之認知仍以農業為鄉村生活之想像,致使鄉村硏究多侷限以農業生產、農糧質量提升、農產運銷及農業經營管理等主題。 因而欠缺空間、經濟、社會及地方治理等基礎研究,難以描述完整之當代鄉村特性及鑑往知來,不易掌握鄉村發展之實際需求。屏東縣林邊鄉在過去是傳統蓮霧與養殖漁業的農業生產地帶,面臨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 傳統務農的年輕人力逐漸減少,而務農人口老化更使得林邊鄉成為名符其實的偏鄉。近年因應政府綠能政策施行,在林邊鄉的荒廢農地上開始出現了太陽能板。成為一個新的林邊鄉村意象,而這樣的產業是否適合林邊鄉值得深入探討。本計畫依循農村再生與地方創生之理念,為了將林邊鄉的沿海鄉村景觀風貌與傳統產業 升級提出改善建議。擬定解決之問題如下:

1. 了解林邊農用土地保存之價值與保存之瓶頸

2. 確認青年返鄉之阻礙與困難點與地方消滅之問題

3. 剖析地方創生概念落實於地方時可能遇到之困境


計畫執行時間:

2021.01.01~2021.12.31


國科會計畫:

社會設計中的空間意識:塭仔圳反迫遷運動個案研究


研究計畫執行教師: 顏亮一


本計畫公開資訊


計畫摘要:

新北市的塭仔圳正是其中一個案例。面對市政府開發的壓力,當地居民從2015年組成了「塭仔圳反迫遷連線」,持續運作到今天。然而,該組織進行的活動,和其他社區抗爭相較,有兩個相當明顯的特點:首先,它結合了在地廠商、廠房地主、以及在地居民,形成了跨界的動員主體;其次,它不只是被動的抗爭,而還在抗爭的過程中通過自我學習,對於新北市未來的都市發展模式,提出了不同於主流開發意識型態的願景,這可以說是所謂「社會設計」的一種特殊的模式。本案的研究目的就在於,通過對「塭仔圳反迫遷連線」與市政府之間衝突與協商過程的分析,探討一個因空間議題而發起的都市社會運動,如何串連了不同立場的利害相關人,從單純的被動抗爭轉化為主動進行社會設計的過程。本案結合「都市社會運動與主體」以及「地方感與空間意識」等兩支文獻,提出分析性理論命題如下:「塭仔圳反迫遷連線」的社區動員,一方面建立在社區居民的生活經驗與集體記憶,另一方面則建立在居民對於當下空間社會性生產的認識。而這種因空間意識而動員的都市社會運動,具有開放而非封閉的性格,因此該組織得以擴大抵抗的動能,同時創造了積極參與公共政策機會,實踐了社會設計的理念。為了檢驗上述理論命題,本案採用個案研究作為整體性的研究策略,並以檔案分析、參與式觀察、深度訪談等作為資料蒐集方法。本案預期能對台灣的社會運動、社區營造、社會設計等理論,提供一些新的補充,而在實務上也可以作為未來政府都市規劃部門施政的參考。

計畫執行時間:

2020.08.01~2021.07.31


農委會計畫:

鄉村發展研究學術合作計畫-農村婦女運用在地化食材的文化傳承與創新之研究


行政院農委會再生基金計畫執行教師: 李青松


計畫摘要:

本研究在2020年的研究成果如下:1.本研究對於目前臺灣糧食政策與在地食材運用,透過農村婦女(家政班及田媽媽)的探討分析,透過不同的產官學層面有提出對於運用在地食材的傳承與創新的重視有五項構面,分別是創新競賽、市場營運、教育訓練、節慶活動及推廣發展。每個構面下還有各項的項目,總共有23個項目。2.本研究分析發現,田媽媽與家政班是有不同的觀點,學術界與政府單位都建議以教育訓練是導入傳承與創新的最重要的方法,因此教育訓練的方案與方法,是提供給農村婦女對於在地食材運用的學習成長的很重要的策略與方法。3.本研究在2020年度對於農村婦女在地食材運用的傳承與創新,用各種不同的觀點分析,說明要強調在地化運用的前提,是要能夠對於在地食材的認識且能善加運用。目前國內的糧食問題常在於過剩或不足,農村婦女若能善加使用在地食材,尤其透過田媽媽的對外銷售,相信對於在地糧食的生產過剩能夠提供另外的解決方案。


擬解決問題:

臺灣早期觀念認為「男主外,女主內」,因此過往傳統農業生產多以男性作為主要勞動力,女性多以家庭為重,但在人口外移與年輕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農村婦女投入農業生產的比例開始增加。依據2017年農業就業人口調查,農業就人口約55.70萬人,而女性約15.1萬人,農村女性比例占27.11%,主要從事自家農場的現場工作,或採收後的分級、整理、包裝、出貨、宅配、寄送、記帳、收款及付款等相關聯繫與行政工作;2018年聯合國第62屆婦女地位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CSW)暨非政府組織周邊論壇本次的優先主題為「達成性別平等與偏鄉婦女賦權的機會與挑戰」,顯示女性作為農村發展是現今國際社會的重要趨勢(李政錩,2018)。


有鑑於農村婦女投入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愈趨關鍵,在2003年農委會開始輔導臺灣各地農村婦女成立「田媽媽品牌」,運用個人專長及團隊經營力量,開創其副業;2007年政府為鼓勵婦女勞動參與率,提供保證專款協助農村婦女創業,農委會同年配合創業輔導,在臺灣13個地點實施在地授課,從全國農業產銷班選出312位農村婦女進行創業貸款計劃;農委會輔導多年的農業家政班與產銷班等。政府近年來的農業政策積極鼓勵農村婦女發揮女性專長,鼓勵其投入農業生產,進而促進農村糧食升級,並做為在地化食材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樞紐,然而如何針對農村婦女在農村糧食生產內做整合,以點(個別農村婦女)連結成線(區域農村婦女),並由分析目前的家政班及田媽媽品牌對於農村在地食材的運用,加以創新並傳承過去的傳統味道,使台灣在地的糧食能夠地產地銷,解決農村的生產與銷售的問題。


計畫執行時間:

2021.01.01~2021.12.31



本校與政府合作建立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之運作模型


緣起:

本主題以循環與共創價值為核心理念,結合本校醫學與服務設計優勢,實踐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國科會計畫


由鱘龍魚皮製備膠原蛋白胜肽奈米乳化液和微脂體並探討其對於小鼠傷口癒合和糖尿病之效果


研究計畫執行教師: 陳炳輝


本計畫公開資訊 1
本計畫公開資訊 2

計畫摘要:

鱘龍魚生長在高海拔、低水溫(18-23℃)和清澈無污染的(山)泉水。鱘龍魚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棄物,其中以魚皮副產物為主要膠原蛋白(collagen)來源。膠原蛋白是人體一種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中。當膠原蛋白經酶分解時,所得的各種小胜肽混合物稱為膠原蛋白水解產物,而膠原蛋白胜肽可藉由萃取和酶水解膠原蛋白而得。由於魚皮萃取出的膠原蛋白為大分子,口服後經腸胃道,會受到胃酸和酶分解而影響功效。因此,本研究目的擬由魚皮萃取純化膠原蛋白胜肽,並開發奈米乳化液和微脂體進行包覆,以增加其在體內的安定性和吸收率。


本計畫將開發奈米乳化液或微脂體包覆鱘龍魚皮之膠原蛋白胜肽,藉此可增加膠原蛋白胜肽活性成分之安定性及吸收率,亦會進行動物實驗探討鱘龍魚皮膠原蛋白胜肽對於傷口復原和降血糖之效果。本計畫之成功,將可提升鱘龍魚皮的經濟價值,此外,也提供了保健食品研發的一個方向,提升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計畫執行時間:

2020.11.01~2022.10.31


國科會計畫:


休閒農場創新商業模式-顧客體驗導向之服務設計


研究計畫執行教師: 顧宜錚


本計畫公開資訊


計畫摘要:

臺灣農業經濟式微,導致社區老化、土地資源浪費,而隨著都市化程度的提升,有著田園夢想的都市人希望跳脫水泥建築的場域,追求能體驗農村、建立新社交關係的生活。許多休閒農場則欠缺利用自身優勢轉型的能力,面臨品牌亮點低、缺乏競爭力的困境。好時節休閒農場座落於桃園大溪,成立宗旨是帶動「農藝復興」,現行服務與多數的休閒農場相似,無法吸引遊客持續到訪,具有需要開拓市場、升級精緻服務與落實產業價值之需求,周遭亦有許多荒廢的農地等待活化。因此本計畫藉由「服務設計」與「體驗行銷」,結合「人本精神」、「共創價值」的核心理念,打造使大溪社區、遊客與好時節三贏的「城市農夫」活動,研發創新商業模式,預期達成下列三項目標:一、導入服務設計,創造社群網絡;二、樹立典範商業模式,升級休閒農場;三、串連在地社區,活化生活圈,將達到活化農村、創新休閒模式,及滿足都市人進行農村體驗的價值共創成果,此成果可透過技術移轉應用至其它農村社區,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計畫執行時間:

2020.11.01~2021.10.31


國科會計畫:

食物浪費之形成與預防教育:從家庭與宗教的觀點切入


研究計畫執行教師: 鄧之卿


本計畫公開資訊

計畫摘要:

食物浪費不僅已被聯合國及過去文獻指為當今世界最嚴峻的挑戰之一,也是當代永續教育極需發展的重要議題。先前研究發現,社會文化的機制在形成與改變個人在消費態度與行為上具有顯著的效果,然此觀點至今尚未應用於如何避免食物浪費之研究。為了彌補此項缺口,本研究針對中西方不同文化與習性,探討社會文化觀點對於避免及降低食物浪費行為之機制。爰此,本研究提出兩年期的研究計畫,進行台灣與美國之跨國研究,探討家庭與宗教觀在食物浪費的形成與預防措施之效果。研究第一年主要為量表發展及假設模式驗證,以瞭解家庭食物價值、個人食物價值與個人食物浪費行為之關係,並驗證家庭道德氣候、家庭凝聚、以及教養風格之干擾效果。計畫第二年為探討宗教觀與食物浪費之關係,並驗證宗教信念、宗教社群、宗教性預防食物浪費措施之角色與影響;另外也實施大學部實驗課程之教育介入與成效分析,以期提升大學生的食物價值觀及行為改變。本研究計畫之成果有助於瞭解中西方不同文化在食物浪費議題上的機制與效果,兼具理論意涵、實務應用與科學教育之價值,可作為改善個人及家庭食物浪費之參考依據。


計畫執行時間:

2020.08.01~2021.10.31



宗教地景、療育與社會標竿計畫

宗教地景官網
宗教地景GIS

  • 簡介:
    臺灣宗教文化所具有的多元性與豐富性,是世界宗教研究的一個璀璨瑰寶,在深度的投入中能綻放出更為奪目之光芒。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自2017年以新北市各區為調查區域,與世界宗教博物館及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進行六年期的「宗教地景調查計畫」。該計畫主要以各區之「宗教建物」為主軸,搭配地理資訊系統(GIS)技術,彙整各類有形、無形宗教資源之空間及屬性資料。截至2020年底為止,已完成新北市29區中21區大部分地區之調查,並收集了10,448筆宗教地景相關資料(統計至2021/1/19),這些資料皆儲存於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所建構之資料庫中。
    在計畫施行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臺灣在地宗教文化的美妙與寶貴外,也思索著如何延伸此一調查基礎,為臺灣宗教研究提供更具廣度與深度的未來發展。

本計畫分為三個主要子題:

  1. 臺灣宗教地景地理資訊系統
    宗教學系於2021年獲得通過「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該計畫除進行將「台灣宗教地景地理資訊系統資料庫」轉化為圖資料庫(graphdatabase)外,同時,與世界宗教博物館簽訂合約,將資料庫訪查成果之展覽形式,從館內展覽轉化為巡迴展形式,規劃至各大專院校與高中進行相關成果展示,呈現台灣宗教的豐富面貌與人文深蘊。

  2. 「宗教與療癒」
    藉由訪查、工作坊、講座等形式,展現當面對集體生命威脅時,宗教能對社會主流的生物—醫療模式,提供另一個具備生命整體視野、涵括超越神聖幅度,而各種宗教種種轉化儀式與修行技藝的重要補充,亦能開啟療癒的新面向。

  3. 宗教療癒與社會
    本計畫第三部分,主要關注宗教信仰實踐與國家公衛政策之間的衝突與調適。同時,亦將視角拓展至新住民與全人療癒面向,希望透過這些計畫主要面向,除以宗教地景建構出雙北乃至臺灣整體在地宗教紋理外,並以高度的宗教人文關懷給予臺灣社會不同於以往的嶄新氣息。

  • 合作單位: 世界宗教博物館、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教育部

  • 時間: 2021年起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