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 Stories

輔大所計和保護的文化資產 2022

本校在推動文化遺產保存與維護工作上,可以從校內工作與校外合作二方面來看,本校設有校史室,轄有校史館及天主教文物館,除了負責蒐集、彙整、保存、研究及展示校史資料,發揮天主教宗座大學的使,結合天主教歷史文物,除發表出版相關史料及研究成果外,亦協助各教學單位與學生社團設計課程或編輯教材,以落實天主教大學使命及彰顯本校特色。校外則以協助政府建立與保存傳統工藝相關文物傳統遺產外,更落實在工藝技術的保存與傳承,進而培育相關人才。並結合現代科技應用,結合地景、建築、及田野實地訪查的結合,更全面的將文化遺產現況及變遷進行完整紀錄。

  1. 本校校史館。籌設於民國76年,位於行政大樓野聲樓4樓,佔地20餘坪,主要呈現創校以來校史資料紀錄,並且以歷史文件、精神標幟、人物影像、主體建築及現況分區展示,來彰顯輔仁的教育理念。
    校史館共分6區,「對話」、「歲月」、「翼風」、「網絡」、「精神」及「偶拾」:以圖片的形式重現昔日的規模,並和今日做對照、或校史相關文物的展示、同時呈現輔仁大學從北平到台北建築的特色風格;並利用樹狀圖說明輔仁從復校後系所成長擴充的情形。

  2. 天主教文物館籌備於民國76年,民國77年2月4日祝聖啟用。創館人為輔仁大學在臺復校第二任校長羅光總主教。總主教基於自身之博物館學素養及對藝術文物之愛好,鑒於應做收集保存教會歷史藝術文物,與設立教會文物館具福傳意義之理念,為天主教大學責無旁貸,文物館面積為152坪,分設三區:「于斌樞機紀念館」、「羅光總主教收藏館」及「中國天主教教會館」,文物收藏內容廣泛豐富,充分發揮天主教精髓所在。

  3. 本校織品服裝學院執行的專案計畫有【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旗麗時代-台灣百年旗袍製作工藝記憶與傳承、【建構文化資產守護網絡-文化資產學院人才培育】,以建置無形文化資產—旗袍製作工藝、纏花工藝技藝和台灣原住民織品服飾文物的記載保存、知識傳承與人才培育。

  4. 2017年起本校宗教系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館合作「宗教地景調查計畫」,展開為期三年(106-108年)的調查計畫,藉由實地訪查新北市、台北市之宗教建物,採訪與記錄該信仰的實際狀況、文化資源,及其與地方社會的交流互動和影響,最後將訪查記錄上傳到中央研究院建置的「台灣宗教地景地理資訊系統」。並於107學年起開設「宗教地景調查」課程,藉由與課程結合對訪員進行專業訓練,協助與產業間的合作連結與服務關係。
    目前已經完成的調查,調查所得一萬多筆資料。並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簽訂未來三年(109~111年)之調查計畫,將調查延伸至目前尚未進行的區域。